孩子生病时,家长往往心急如焚,恨不得立刻用药缓解症状。然而,儿童不是“小大人”,他们的身体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与成人完全不同。据统计,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药物中毒送医,其中90%以上发生在家庭用药过程中,错误的用药方式不仅可能延误病情,甚至可能造成终身伤害。
儿童用药的五大常见误区
❌ 误区1:按成人剂量减半给孩子用药
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,药物代谢能力远低于成人。许多成人药物(如感冒药、抗生素、止痛药)的成分对儿童可能造成严重副作用,甚至肝肾功能损伤。
✅ 正确做法:选择儿童专用剂型(如混悬液、滴剂),并严格按照体重或年龄计算剂量。
❌ 误区2:滥用抗生素或过早停药
许多家长一见孩子发烧、咳嗽就急着用抗生素,但90%的感冒由病毒引起,抗生素无效。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、肠道菌群紊乱,甚至影响免疫系统发育。
展开剩余76%✅ 正确做法: 抗生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并足疗程服用,不可随意停药。
❌ 误区3:迷信“中药无毒副作用”
不少家长认为中成药“天然安全”,但部分中成药含有重金属(如朱砂、雄黄)或不明成分,可能对儿童肝肾功能造成损害。
✅ 正确做法:即使是中成药,也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避免长期服用。
❌ 误区4:多种药物混用
许多感冒药、退烧药成分相似(如对乙酰氨基酚),同时服用可能导致药物过量,引发肝损伤。
✅ 正确做法: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复方感冒药,服药前仔细查看成分表。
❌ 误区5:用果汁、牛奶送服药物
某些药物(如抗生素)与牛奶、果汁同服可能影响吸收,甚至产生不良反应。
✅ 正确做法:用温水送服,除非说明书明确说明可与食物同服。
儿童安全用药的黄金原则
优先选择儿童专用药(如布洛芬混悬液、对乙酰氨基酚滴剂)。
严格按体重或年龄计算剂量,使用专用量具(如滴管、口服注射器)。
不随意使用成人药物,不盲目使用退烧药,不擅自调整用药疗程尤其是抗生素。
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,关注禁忌症和不良反应。
紧急情况处理
孩子误服药物怎么办?
立即确认药物名称和摄入量。
不要盲目催吐(某些药物呕吐可能加重伤害)。
携带药品包装立即就医或拨打中毒控制中心电话(中国急救电话:120)。
立即确认药物名称和摄入量。
不要盲目催吐(某些药物呕吐可能加重伤害)。
携带药品包装立即就医或拨打中毒控制中心电话(中国急救电话:120)。
家长必知的用药常识
不要用“甜药”哄孩子吃药,避免孩子误以为药物是糖果。
不轻信偏方、秘方,科学用药才是对孩子负责。
儿童用药安全无小事,错误的用药方式可能带来不可逆的伤害。家长应掌握科学的用药知识,避免常见误区,并在不确定时,及时咨询医生。记住:宁可不用药,也不要乱用药!
﹝作者﹞
就诊服务中心 董新颖
护师,从事临床护理9年。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及急救技能,擅长儿童急救及静脉穿刺,在面对紧急情况时,能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。具备良好的护理文书书写能力,能够独立运用各种医疗设备,并根据数据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。
稿件:就诊服务中心(清华) 董新颖
编辑:宣传统战部 张明月
初审:宣传统战部 张 弛
复审:宣传统战部 李明松
终审:宣传统战部 郑莉莉
发布于:北京市个人配资,股票去哪里加杠杆,盈易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