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三阅兵结束后,美方看待中国的眼神,彻底发生了改变,或许如今的美国政府,一心就只想和中国和平谈判。
最近,美国高层又搅起了一池浑水,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大谈中国问题。赫格塞思在采访中表示,美国对中国的九三阅兵仪式“密切关注”,但他随即表态说“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”。
(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)
赫格塞思继续强调,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能找到与中国合作的方式,以和平和实力进行谈判,而不是转换为新的战争。
而且,特朗普还计划将“国防部”改名为“战争部”,这就让人忍不住多想:口口声声说和平,背地里却忙着磨刀霍霍,准备把“防御”变成“进攻”。这不仅仅是换了名字,而是要重塑美军作战精神和威慑力,似乎要告诉世界美军不是纸老虎,而是猛虎下山。
有人可能记得,半年前赫格塞思也有过类似的发言。当时,他也是打着“不寻求开战”的旗号,但又声称会做好战争准备。短短半年时间,说辞已经略有变化,少了后半句“准备开战”这样的字眼。这到底是美国政策风向的变换,还是美国政府在下一盘更大的棋?
展开剩余72%其实,美国国内的军费争夺战一向激烈。每到预算分配时期,似乎就有一种“传统文化”:制造威胁,树立冲突对手。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能力的崛起,“中国威胁论”几乎成为了美国军方获取预算的制胜法宝。
(四处“树敌”,是美军争取军费的主要手段)
之前,美国一个跨党派委员会甚至发布报告,警告美国及其盟友要准备同时对抗中国和俄罗斯,并声称中国将在2035年拥有1500枚核弹头。虽然这种炒作十分夸张,但这种炒作常常奏效,使得美国国防预算节节攀升。
赫格塞思在过去的言论中,也没有打破这一惯例。他提到,为了吓阻中方或其他国家,美国需要维持强大,需要更多的国防开支和先进武器。在印太地区摆出强硬姿态,也被他作为威慑的一种方式,丝毫不掩目的。
然而,这次赫格塞思的语调悄然转变,背后隐藏了什么?事实上,全球范围的军事动态瞬息万变,而中国的九三阅兵,展示了新型东风系列洲际导弹和高超音速反舰导弹,这无疑给了美国国防部新一个全新的思考命题。
美国海军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航母打击群,但面对越来越先进的导弹技术,在很多人眼中,美军的庞然大物,在战时很可能成为“活靶子”。
(鹰击反舰导弹)
尤其是鹰击系列高超音速反舰导弹,对于美军在西太平洋的航母战斗群产生了实质挑战,同时也挑战了他们所谓的全球军事投射能力。因此,赫格塞思反复强调“希望以和平方式与中国开展谈判”,似乎是真的被吓到了。难道真的是担心美国的军事实力,在某些方面已经不敌中国?
此前,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此的回应值得深思。他指出,美方官员的言论是在煽动意识形态对抗,不应带着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。中方明确表示,无论冷战还是热战,都是“打不得、也打不赢”的。这不仅是从两国关系的角度出发,也是从经济和人类共同利益出发的深刻考量。
(外交部曾强调,无论是冷战还是热战,都打不得、也打不赢)
中美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,既有合作也存在竞争。如何以正确的姿态解决分歧,将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国际格局。赫格塞思这次语气的转变值得注意,但更重要的是双方能否找到合适的沟通与协作渠道,避免因误解与焦虑而导致的战略误判。
未来的中美关系,尤其是军事领域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如何理解并处理彼此的实力展示。只要美方过度紧张,或者是反应过度,都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。
正如赫格塞思所说,美国要保持强大,而中国也必定会不断发展自身力量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赛中,如何避免被所谓的“假想敌概念”牵着鼻子走,是美方面对的关键挑战。
倘若这种暗流涌动的局势未能妥善解决,那么在未来,可能会陷入一种长时间的紧张局势氛围。总之,唯有和平才是持久的,这不仅关乎两国人民,更关乎全人类的福祉。
发布于:山西省个人配资,股票去哪里加杠杆,盈易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